虽说好动是大多数孩子的天性,但到了3岁左右,孩子差不多也要开始接受“坐得住”的训练了。因为“坐不住”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幼儿园老师的投诉,还关系到真正上学以后是否能够足够稳定的去听课、看书、写字,如果这个问题一直存在没有改善的话,应该引起父母的重视。
面对自家的熊孩子,10个家长里,可能8个都曾经有这样的念头:这孩子怕不是有多动症吧?像是屁股上抹了油,一刻都坐不住。甜甜妈妈近就有这样的烦恼。
孩子上二年级,前几天,甜甜妈妈接到老师的电话,反映孩子近上课特别不认真,窗外有点风吹草动,注意力就会被吸引。老师这么一说,甜甜妈妈就很愁,有朋友说起是不是有多动症,她赶紧带娃去医院检查,所幸后不是。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并不低,大概在1.5%~10%左右,差不多每10个孩子里就有1个有多动症。
多动症(ADHD)是一种诊断明确的临床疾病,学名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指儿童出现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和情绪冲动,发病通常在12岁以前,是儿童期常见的发育行为问题之一。
虽然大家都听说过,但是很多家长以为多动症就只是坐不住而已,即使孩子有这个毛病,也没有太大关系。实际上,多动症的危害,比我们想象的更多。在孩童时期,多动症儿童同时会患一些神经、精神或心理方面的问题,如抽动症、焦虑、睡眠障碍等,而这些精神问题,常常引起学习困难、成绩低下,影响学业。此外,他们社交技巧不足,易与人发生冲突,较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而这些问题的承担者,往往是患儿的家长。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管教孩子。
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治疗,多动症难以自愈,对孩子成年之后的生活会造成更深远的影响,比如学习困难、情绪障碍及社交障碍等。遗憾的是,多动症目前还未找到确定的病因,目前普遍认为,是由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所致,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调、早产、铅暴露、饮食不均衡、过度摄入加工食物、父母教育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这么复杂的病因,很难从源头预防。关于多动症,重要的前期动作就是观察。
家长需要依靠细心观察,孩子到底有没有多动症的可能性,然后及时找医生去排除。
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郑州儿科医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西路69号。挂号预约请联系我们:0371-55689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