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常见于小儿所以又叫小儿抽动症,常表现为日常生活中时不时挤眉、眨眼、吸鼻、咂嘴、皱额、摇头、伸脖、咬唇和模仿怪相等。下面为大家介绍抽动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是帮助小儿抽动症患者康复、缓解病情的,如氟哌啶醇、氯硝安定、硫必利、可乐定贴片、肌苷等,这些药物主要是治疗精神方面症状,能消除患者的不自主运动,消除或者减轻相关精神症状。采取药物治疗是需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自己不要盲目用药。
行为治疗:行为治疗是抽动症常用的疗法之一,主要是通过松弛训练、抑制练习、集结练习等。这需要家长协助下,使抽动症患儿学会自己克服抽动症状,当患儿抽动症状有所减轻时,家长给予奖励和鼓励,这样能增强治疗效果。松弛训练是通过反复练习使患儿学会放松全身肌肉,调节呼吸,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焦虑,从而减轻抽动症状。
饮食治疗:主要是多加入一些营养脑部、神经系统的膳食比如煲些莲子百合粥、茯苓山药粥等。另外是注意饮食的均衡,动物蛋白不要摄入过多,因为摄取动物蛋白过多会导致其代谢产物升高,容易引起烦躁、抽动。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主要是通过家长、身边周围人群的积极参与配合,不要给予患儿精神上的压力和负面刺激,用鼓励、关心、信任的态度去支持患儿日常康复工作,从而在精神上减轻患儿负担。
抽动症的特征表现是突发的、不自主的、重复的、快速的肌肉抽动,在抽动的过程中常常伴有不自主的、暴发性的发声和秽语。
发声表现;发声方面表现常见于喉鸣音和吼叫声,部分患儿可以发展为陈述污秽词语、刻板式咒骂等。有些患儿在不自主抽动后,会慢慢出现语言运动障碍如说话不流利、行动不协调等,部分患儿还会出现模仿动作、语言、表情等行为情况。抽动症患儿一般比较迟出现发声症状表现,但一少部分可见于早期出现。
肢体表现;这是抽动症常见症状。肢体表现主要呈从上往下发展趋势,也即从头面部开始。抽动的形式和部位引人而异,比如摇头、眨眼、撅嘴斜视、、挺胸、耸肩、缩颈、伸臂、弯腰、甩臂、旋转躯体等。
情绪表现;抽动症患儿的病情是具有波动性的,有时加重,但有时可以自己缓解。一般在情绪紧张、焦虑又或者疲劳和睡眠不足时可见加重。当情绪放松精神舒畅时症状会减轻。小儿抽动症的智力一般正常,但是有些患儿可能会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
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郑州儿科医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西路69号。挂号预约请联系我们:0371-55689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