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症状?抽动症一般多在少年期发病,90%在十岁以前次发病,男孩多于女孩,主要表现为短暂、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随意运动,开始为频繁的眨眼、挤眉、撅嘴、伸舌、点头等。
随着病情进展,抽动逐渐多样化,轮替出现耸肩、扭颈、踢腿、甩手、四肢抽动等。常在情绪紧张或焦虑的时候症状更为明显,家长应该配合患者调理,进行诱导性的让孩子集中精力做游戏,这样可进一步的治疗。
根据发病过程瑞舒琼把抽动症分为6级?级,频繁眨眼,容易治愈。第二级,面部抽动、清嗓子,需要治疗几个疗程,基本可以治愈。第三级,摇头,肩膀、肚子抽动。需要治疗一段时间,大多数可以治愈。第四级,手抽动。有点难治,有可能治愈。第五级,脚抽动。比较难治,有可能治愈。
第六级,手脚控制不住的抽动,走路不稳。属于晚期抽动症的表现,很难治。有的患儿一上来就是第二级。有的患儿眨眼自己好了,再次复发就进入第二级。甚至跳级。手脚抽动有可能造成患儿残疾。因此家长需要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避免向严重程度发展。
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兰墨赭医生说抽动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遗传因素。短暂性抽动障碍可有家族聚集性,家族中有患病史的,会使孩子发病的几率明显增高。2、体质因素:有抽动症的小儿,一般不安静,对人对事较敏感,神经质,要求水准高,有固执倾向。3、情绪因素。常与家庭有关,常见的因素如父母对患儿过高的学习要求,过多的责备,母亲常有神经质,精神上不安静,过多的干预使小儿发生情绪障碍,特别是焦虑和紧张等情绪;父母关系紧张、离异、训斥或打骂孩子等这些容易导致抽动症的发生。
4、神经传导数量不足。由于神经传导数量不足,不能及时传递或者降低脑内神经递质浓度,从而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活动,使孩子动作增多、不自主抽动。5、其他因素:母孕期的高热、难产史、早产史以及腮腺炎、鼻炎、各型脑炎、肝炎等感染都可能导致。
治疗抽动症比较好的方法是什么?治疗抽动症比较好的方法是药物治疗。药物的治疗可以巩固疗效,还能减少复发的几率。坚持服用药物治疗的时间在6个月到两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过早的停药会容易导致病症的复发。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进行心理行为的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合理的服用药物以及调整饮食,能够快速的让病情好转。
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致力于儿科发育行疾病的治疗,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西路69号。挂号预约请联系我们:0371-55689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