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怎么治疗?儿童抽动症是多发于儿童期的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运动性抽动的部位和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刻板的动作,比如眨眼、斜视、撅嘴、摇头、耸肩、缩颈等。
治疗主要有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心理治疗主要包括家长教育、对儿童的支持、周围环境的支持等;当患儿抽动严重,影响生活,应及时使用药物来控制症状,同时应重视对伴发症状的处理。
如何预防儿童抽动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的预防儿童抽动症的办法。但是作为家长,可以关注一下加重抽动的因素,和减轻抽动的因素。
在加重抽动因素里边,包括紧张、焦虑、惊吓、兴奋、疲劳等等。有些孩子他本身就比较胆小、比较敏感,情绪不太稳定,家长要求又比较高,或者说爸爸妈妈生了二胎,父母关系不好,甚至离婚等,都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
同时有一些孩子他有感染、过敏,也会造成抽动的问题。再一个情况下就是减轻抽动的因素,比如精神放松、注意力集中等等,这些情况下抽动的症状会有所减轻。这样爸爸妈妈对这个病有一个真正的认识,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温馨的家庭环境,做到生活规律、作息规律,对抽动就有所帮助。
专家提示:儿童抽动症可因紧张、焦虑、感染等引起,目前还没有真正的预防办法。家长要注意减少引起抽动症的因素,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温馨的成长环境,做到生活有规律对儿童抽动症的预防有所帮助。
小孩抽动症是近年来小儿多发病,有时患病患儿并未引起家长重视,造成该病在治疗上的延误,因此对于该病要明确发病原因,及早对症治疗。抽动症发病原因可能与以下有关:
1.遗传因素:目前的研究表明,抽动障碍与遗传因素有关,但遗传模型尚不清楚。抽动障碍的原因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并且外显率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2.神经生化因素:抽动障碍与神经生化因素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没有终结论。
3.脑的器质性病变:大约50%至60%患有此疾病的儿童具有非特异性脑电图异常;少数患儿头部CT异常,如脑萎缩;一些孩子已经减少了基底神经节,并出现大脑异常。
4.社会心理因素:压力可以诱导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发展成该病症。
孩子出现抽动症了,以后怎么办啊?却很少有家长关注抽动症的出现,表明了什么?人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对于儿童抽动症,关键还是从家庭教育的根源着手。
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致力于儿科发育行疾病的治疗,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西路69号。挂号预约请联系我们:0371-55689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