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遗尿症俗称尿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
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约占70%——80%,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如尿道瓣膜)、膀胱炎、神经原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患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
儿童遗尿症的症状?首先遗尿症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也就是有三个表现。个,年龄要大于五岁。第二个条件就是每周不自主排尿,就是晚上尿床要大于或者等于两次。第三个条件就是起码持续在三个月以上,就是尿床要大于三个月。必须具备这三个条件,才能认为叫尿床,从医学上叫做遗尿。
表现就是晚上尿床,不自主的,有些孩子都叫不醒,一般大部分的孩子都是一晚上尿一次,有些孩子一晚上可以尿两次。没有什么特殊的症状,但是这里面要注意排除一些其他的原因。
必须具备三个原因,如果不具备这三个原因,像有些大孩子,学龄前儿童要出去玩,或者劳累、紧张,也可能尿床。不具备这三个条件,如果有些孩子从三岁开始尿床,还是不能诊断。所以症状主要就这三条,具备这三条,才能确诊为遗尿症。
儿童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也有尿湿裤子的现象。遗尿症在儿童期较常见,据统计,4岁半时有尿床现象者占儿童的10-20%,9岁时约占5%,而15岁仍尿床者只占2%。
本病多见于男孩,男孩与女孩的比例约为2:1,6-7岁的孩子发病率高。遗尿症的患儿,多数能在发病数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但也有部分患儿,如未经治疗,症状会持续到成年以后。
有些患儿使用尿布时间过长,以致自幼就没有养成自己控制排尿的习惯,有的母亲训练幼儿的方法不对,夜间把幼儿唤醒后,让他坐在便盆上边玩边拉尿,后也没有看看是否已经排尿,就把孩子抱上床。这样幼儿不可能把排尿与坐便盆联系在一起,构成条件反射。
因为孩子有时排了尿,有时是坐在便盆上玩,并未排尿,这样反会造成孩子排尿紊乱,不可能形成规律。还有的母亲常在晚上把孩子弄醒强迫排尿,不管孩子如何挣扎、哭闹,反正不排尿就不让孩子离开便盆,这样会使幼儿对排尿产生恐惧、紧张心理,同样不利于培养有规律的排尿习惯。
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致力于儿科发育行疾病的治疗,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西路69号。挂号预约请联系我们:0371-55689970